找到相关内容163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宽忍法师著:佛教手册(6)

    藏忏法》三卷,略称“地藏忏”,失撰者名。智旭撰《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》加以补充。是根据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》和《善恶业报》、《地藏菩萨本愿》而制此仪法的。其仪式与药师忏、净土忏大致相同,是较晚出的...而成,奉行的范围遍及各宗寺院和在家徒众,成为丛林必修定课。二时课文,全属大乘藏教所摄。如《楞严》、《大悲》等咒、《阿弥陀》、《忏悔文》、《蒙山施食》以及称念佛号等。因此,礼诵课文要做到:身体端肃,口...

    宽忍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64815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劝善书初探

    》是隋朝广州方面盛行的如来藏思想的疑经《善恶业报》的注释书。   B43(日)中村元主编《中国佛教发展史》中册,天华出版事业公司印行,762页。   ——&...一件为一善。引过归己,推善与人,一事为二善。   受《自知录》等佛门功过格的影响,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师,又在《善恶业报经义疏》中,对每日善恶的评估计量提出了具体行法,B42智旭提出...

    王月清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148888.html
  • 法藏碎金(2)

    ,迷惑障难。(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)   世尊: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,无非是罪。脱获善利,多退初心,若遇恶缘,念念增益。(地狱名号品第五)   《善恶业报》  所言“一实境界”者,谓众生...山海慧菩萨身。尔时山海慧菩萨等,即见阿弥陀佛国所有庄严妙好之事。   《善恶业报》  若欲依“一实境界”修信解者,应当学习二种观道。何等为二?一者唯心识观,二者真如实观。学唯心识观者,所谓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1253935.html
  • 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及其传播

    波罗蜜次第法门》,第四十六册。  ﹝隋﹞菩提灯译:《善恶业报》,第十七册。  ﹝隋﹞费长房撰:《历代三宝纪》,第四十九册。  ﹝隋﹞僧就合:《大方等大集经》,第十三册。  ﹝隋﹞慧远撰:《大乘义章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【中文摘要】《般舟三昧》于后汉灵帝,光和二年(公元179),传译到中国,可以说是最早的净土经典 ,但其历代的传播演变与田野&...

    陈汉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5454696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

    善恶业报》,大正藏第十七册  隋·智顗说: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,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 隋·阇那崛多译:《佛本行集经》,大正藏第三册  唐·婆罗颇蜜多罗译: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 唐·...的人间佛教思想,以原始《阿含》中"诸佛皆在人间成佛"而确立"佛在人间"的佛陀观,依其思想方针"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,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(梵化之机应慎),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,"故主张"以人为本","...

    廖淑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955647.html
  • 隋唐五代佛教的昌盛与创造

    和摄取外来资料创造诸种新体系的雄厚潜力。  假托翻译,实是创作的所谓伪经伪论,是补充外来佛籍的不足,满足中华本土特殊需要的重要表现。南北朝后期出现的《善恶业报》和《大乘起信论》,唐代出现的《大方...、《俱舍》、《摄大乘》等,也都早有译本。他译介的密教经典约12部。至于号称中国四大译家之一的不空,共译111部,143卷,几乎隋唐全部译籍部类的四分之一,全都是密教的经典仪轨。这个简单的统计说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4555694.html
  • 平常人法语集

    、觉不动是指众生心体清净不动,清净本然。心体非修行而得清净,亦非不修行而遭污染,一切的修行非对心体而修的,而是对治习性,而有诸修行。  善恶业报曰:所言一实境界者,为众生心体,从本已来,不生不灭...故此教非一般宗教。是真理之教,至今我辈有缘见识到佛教,均为教相之功。   6、法界本体,非善非恶,善恶平等,清净无染。当外观身外之境,若无杂念,亦不受外界所染;外界无自性性故,亦当不能染,再内观此不起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856650.html
  • “东山法门”的创立

    “念心”便是“念佛”,“心”即是佛,从而将念佛法门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,提倡“一行三昧”。   关于“一行三昧”,在《文殊说般若经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以及与《起信论》有密切关系的《善恶业报》中都...不倚。“深信含生同一真性,客尘障故,令舍伪归真”,体现的是自《涅盘《胜鬘经》而发展起来的如来藏(真如)缘起思想,达摩所依持的四卷本《楞伽》(刘宋求那跋陀罗译)中也反复申述这一思想。因此,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4459570.html
  •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

    台北市:新文丰出版,1983年。  31. 菩提灯译,《善恶业报》,《大正藏》第17册,台北市:新文丰出版,1983年。  32. 智者大师说、灌顶记,《四念处》,《大正藏》第46册,台北市:新文丰...-  【参考文献】   一、藏经部分  1. 失译人名,《弥勒来时》,《大正藏》第14册,台北市:新文丰出版,1983年。  2. 世亲释、真谛译,《摄大乘论释》,《大正藏》第31册,台北市:新文丰...

    蔡金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060018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1)

     罪灭,得菩萨戒。”(大正十七,页七四六下)   中并且提到代受菩萨戒,受戒之前应称念佛名十念成就,并受三归以及行忏悔。而之所以得戒是因“至心”之故,否则只有灭罪。   <自誓受戒>   在《善恶业报》中提到:   “复次,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众生等,欲求受清净妙戒,而先    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,亦当如上修忏悔法,令其至心得身口意   善相已,即应可受。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,求受菩萨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760060.html